杨柳烟含灞岸春,年年攀折为行人。
好风若借低枝便,莫遣青丝扫路尘。
李老师把文章的资料发给我的时候,我没想到翻译将花这么长的时间,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译过最难的一篇。我从学生时代断断续续就做过各种各样的翻译,各种专业,各种内容,甚至做过一次会议的现场同声传译(这是我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尝试的一次体验,坐在隔音的小隔间,戴着耳机,切换着麦克风的频道,非常特别的一次体验),但这篇翻译是我翻译耗时最长的一篇。
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,第一次听到是在一次土工合成材料会上,李老师做了一个报告,当时在座的Fumio Tatsuoka (龍岡 文夫) 教授也非常感兴趣。
李老师的报告总是有一种不一样的风格,每次都能够把知识讲得非常有趣,又容易理解。这篇文章的切入点是良渚古城的考古、息壤以及土工合成材料加筋。
等到文章译好,然后发现这篇文章该往哪投呢,它不像一个普通的论文,理论模型,数值模拟等等,倒是很像李老师《岩坛漫话》的风格。
论文的翻译是困难的,试举几个例子:
Continue reading “Archaeological Study on Reinforced Soil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in Ancient China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