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的复杂性

“在土力学中,数值的准确是不可求的,概念的准确却是不可缺的。所谓概念,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、理解、感悟与理性的经验。”——李广信

这是李老师上次的讲座,我们有幸在论文发表之前听了讲座。当时想写点什么,后来又想等看到论文出来之后再说,然后又搁置了。

浅议土的复杂性_李广信

讲授了差不多十年《土力学》,不记得从哪一年开始,逐渐对这门课失去了兴趣。。。
力学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学问,课堂上能沿用的基础理论大多是几百年前的,而这门学问不断涌现出来的论文,则在面对实际世界的种种复杂性,我们多大程度上能够把握这种复杂性,其实很值得怀疑,仅三体问题都无法应付了,我们能求解多么复杂的问题

学习土力学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会在实际接触土的过程中,慢慢了解其具体特性,然后再想起课堂上那些基础的概念,而现在的教学中,能做的很有限。

做为科学家、工程师、研究人员,慢慢地了解土的特性,有了更多的经验,甚至觉得现在建立的那么多复杂的模型,可能都不如凭长期的经验和对最基础概念的理解而做出的一个估计,那么做那些复杂的模型和计算方法,意义又在哪里。。。于是,开始打算失望地走开了。

土体的复杂性,除了力学能做的,也去做点其它的事情吧,开一门课就叫《土》,把力学去掉,然后讲述更广阔更复杂的土 —— 一些学者全部的经验和认识

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

李老师来做了一个报告,再见到李老师,感觉非常亲切,回忆起一些旧时光。其实上次见到李老师也只是不久前,去北京办签证,没有预约地联系了李老师和胡老师,胡老师没在清华,李老师有在,见了一面,当时回来就记录了一下,一会儿直接贴过来。

土体的复杂性,给了我们广阔的研究方向和课题,其实我们和土木没有那么强的依赖关系,可以有很多选择。

天意从来高难问
我今停杯一问之

T大 mounting people mounting sea.

走在大礼堂旁的路上,夏天依然一地槐花,但一个人也没偶遇上。

李老师说我开车来接你,然后开着三轮摩托过来,这场景又亲切又觉得有点好笑,黎明对张曼玉说我有车我送你。

一切都那么自然,于是八十多岁的我导,贺长車,后座坐着年半百的学生,我们一路穿过礼堂,图书馆,新斋

以前那个食堂叫什么名字,现在也不知道换了什么名字,在三楼吃饭,都已不喝酒的偶,突然李老师说冰啤酒先来一个,就凉菜喝一点。

哦吼?那怎么也得来一瓶啊,二十五块多一瓶,香格里拉什么的,啤酒而已,叫什么香格里拉,不至于啊,我俩都没听过,那就喝这个。上来非常小一瓶,一人倒一小杯就没了,李老师说这么小瓶,那再来一瓶。好,再来一瓶。

结果喝完一杯后,李老师说,轻敌了,这比燕京啤酒度数高啊

校园如故,故人依旧,情份也依旧,这是最令人温暖的事了

↓↓↓Read more

Scented Farmer’s Theorems

信噪比与信息传播速率

“上次你在这里说什么”。。。“喜欢谁”。。。这几句话为什么要说得这么慢呢?
这可能是因为两个人站得比较远,在信号功率一定的情况下,二者距离之间的噪声增大&信号传播中能量的消减,共同造成了信噪比减小。
在一个信噪比比较小的环境中,香农认为信息的传播速率要小点才能不出错,而光良和萧淑慎也这么认为,所以他们就录了一个MV给《数字网络与通信》的课堂。


信息论很有趣的一点是:别的科学理论都是发明了一个起点,而香农发明的是一个终点。就好比他在山上等你,你一直都在努力地去触达山顶,这个山顶就被我们称为香农极限。
这其实就是香农第二定理:只要传输的速度率达到或者超过带宽,无论你用什么办法,信息的传输肯定会出错。

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信息熵:可供选择的范围越广,选择的信息量越大。这就是香农第一定理。

克服噪声的办法:增加冗余,这其实就是香农第三定理。

在香农的通信模型中,噪声是无法被我们忽略的存在。为了解决远距离通信中信息失效的问题,工程师只能一次次放大信号,但这只会导致噪声的逐渐积累,但噪声始终不能消除。
香农想到了一个降噪的办法:增加额外的字词。

↓↓↓Read more

2-Step Verification

简单验证一下,某信件的 Two-Step Verification (Two-factor authentication),识别Trusted device用的是浏览器Cookie,这似乎不够安全;
另外,登录先于设备验证,这也不够好。

不同的浏览器,cookie不混用

获取手机端app传输的地址

越来越多的内容转移到移动端,而且很多仅有移动端,想要保存点东西下来的时候,连个地址都看不到了。

把电脑做为热点,让手机连接到热点上,流量就会经过电脑,打开wireshark可以抓取,这是《计算机网络》课程的一个实践作业。

一般地址是酱紫的:

Read ↓↓↓ more

拜山头式的参考文献

这几年看到的硕博论文,以及一些项目申请,很大一部分,其综述部分都毫无价值,这些综述只是一些“学术八股”,以及用于讨好评审人;大部分所引用的参考文献,作者是否真的阅读过,都很值得怀疑。

为什么要参考文献?
学术研究其实是为了探讨或解决某个问题,其所进行的智力劳动当然希望建立在已有的人类文明的基础上,因此自然会先看看现存的工具中,有没有可以用于解决该问题的?或者有没有什么发现,可以做一个参考或铺垫。
因此,综述中,作者肯定有大量的对于该问题的理解,以及对已有研究的评价。
可是目前的参考文献,基本上是罗列。。。某某做了啥,某某又做了啥。。。你看都引了你的文献了,看到了吧?(虽然你的论文作者根本就没读过,就是从几篇论文的综述再综述过来的,也许抄着抄着慢慢就都抄错了,可是又有谁在乎呢?)

不仅仅参考文献,学界的各种错误风气之所以能成型,在于两个原因:1)比较——他们都这么搞,为什么我不能这样?2)一代一代的累积——曾经这样的人长大了,他们认为这是对的,于是进一步进行了传承,于是,正误的标准就变了。

当一种错误明显在扩散、在机械弥散、在对流时,学生会说:“为什么某某组的谁谁可以这样?”
这种逻辑是站不住脚的——谁谁可以这样,并不表示这是对的啊;但是这种话说出来又特么的那么“理直气壮”、“理所当然”。。。


“其实,说到底,潘粤明只是一个合格的演员,但是当周围的人都不合格的时候,合格就成为一个难得的品质。”——宋方金,吐槽大会第二季,20180107

准时不是应该的吗?

会议论文写什么

较“有特色”的一句话大概是“你这个不算”,那么会议论文往往就属于“不算”的这一类。那会议论文写什么呢?又“不算”又影响后续投稿?

有一个会议是偶每次基本上都会参加的。会议是一个宣讲自己进展和呼唤朋友一起参加进来研究的好时候;会议论文比较不会被拒,可以比较自由地把自己想说的内容好好宣讲一下。

有些人觉得会议论文就是把一些质量比较差的成果,或者投稿不中的论文,往会议上投投看,或者交个差,但是这样不好:(“学术如此高雅,你却如此敷衍,这样不好,不好”——郭芙蓉)

还有些人大概是就参会,不交论文,把ppt上去讲一讲;开场白有时候是“对不起,对不起,刚下飞机”,对应的结束语可能就是“不好意思,下午那边还有个会,先走了,抱歉,抱歉哈”,可以只讲其中一个,也可以两个都讲。别小看这两句,等有资格讲的时候,写不写论文,做不做ppt,都不怎么重要了。。。

玩笑归玩笑,说回来,会议论文可以:
1)把自己的工作好好总结总结,捋一下你所创造的这个方向的发展历程,其中遇到的困难,解决的办法,现在做到哪了,后面还有什么想做的,通俗易懂的语言都可以了,可以大量引用自己的文献。这篇文章也许“不算”,但是会有很多人知道你的其他文献,看看可不可以用(前提是你做的真的有用),然后跟你探讨用在哪儿,进一步怎么搞。

2)抛出一个新的领域(自己当然先做了一点,还没做的可以不讲出来),这个领域足够有意思,可以生长出很多课题,但是也比较难,需要其他学科的帮助,这样可以从其他领域得到一些人的关注和帮助,这篇文章或许“不算”,但是你可以在发表后把它转给你感兴趣的其他领域专家,然后开始讨论(因为什么都没有的时候,无法讨论,这篇文章就提供一个讨论的基础)。

3)还有什么呢?想到了可以再补充。不管有用没用,这篇随手敲出来的文章“不算”,看看就好 🤣 🙂

去不同的地方,漫步在陌生的街头,看着身边不同的人,说不同的语言,思想和脚步,一起延伸到远方,这是很惬意的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