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月不知心底事

辛夷坞近年主要工作已经是编剧了,最新的作品也停留在21或22年的“针尖蜜”。最近想起早年阅读的作品,除却特别早的那些——特别早的那些作品它们在“写着玩的”和“认真写作”之间的界限其实颇为模糊,那是一个特别的网文时期,到了现在,网文其实多是套路文章,无非是运用得纯熟与否,但是早期的时候质朴(或者粗糙)但是真诚;除了这些,辛夷坞算是比较多产又质量高的一位,她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是,不同作品之间,角色是有关联的,一本书中的主角是另一本书中的配角,好像所有的人都联系在一块儿。

做为一位成熟的作者,辛夷坞讲故事的能力确实出众;但再出众的作者,其输出能力也是有限的,人生就那么多经历,再怎么写,也超不出自己的人生经历;刘慈欣,想象力出众,但是也很久没作品了,这些人,在一个高度,收手做编剧,无疑是很好的选择,只是可惜了读者们,会有落空的期待;但是,每个作者的枯竭都是必然的,人生的长度和广度都是有限的。

山月不知心底事,当读到他低声说:“用你的声音,叫我一声阿正好吗?”,这里的阿正应该就是致青春里面的那个陈孝正,一句话连起另一本书。写作中,本来犹豫用“阿正”这个名字,但是,想到致青春,就不想用这个了,毕竟人家写得那么好,换了一个。

山月不知心底事,“有时候缘分散了,就是散了”,这是现实中郑少秋说的,关于沈殿霞;“凡事要留点余韵,虽然有些抱憾”,这是电视剧中郑少秋说的,关于陈淮秀。近年来,陆续一些诗人去世,好像整个诗词的年代都在远去,离开了当下这个不知道在追寻什么的现实世界。那些有着一些艺术梦想/幻想的人,都把它变成现实的背景板,这样也好,对应郑少秋前面的两句话。